毕业后,已经在临床摸爬滚打5年的我,接诊过形形色色的患者,回答过各种各样的问题,收获了点点滴滴的进步,也曾有过跌跌撞撞的挫折。在外行人眼里,我们医生可能是一群自带光环身份独特的护身符,无比羡慕,而在同行面前,我们太了解彼此全年无休接替黑白颠倒的酸甜苦辣,一言难尽。然而,为什么大部分病人对医生的认识会产生这样的偏差?那么,医生是不是也容易对病人处境有所误解?所以,我某个瞬间会问自己,假如我不是医生,时光倒流到十年前,又会如何呢?
假如,我不是医生,我可能会因为一点点病痛而终日不安。
假如,我不是医生,我可能惧怕于独自一人走进医院大门。
假如,我不是医生,我第一次去医院看病,可能会对流程一窍不通。
假如,我不是医生,我可能也会拿着检查报告追问医生停不下来。
假如,我不是医生,我可能会因为高昂的医疗费而对医生产生敌意。
假如,我不是医生,我可能会认为医生都是高高在上,难以亲近。
假如,我不是医生,我还会希望我的主管医生24h随叫随到。
假如,我不是医生,我会对医生的亲切而感到倍加温暖。
假如,我不是医生,我也会对治愈了我的医生感恩戴德。
假如,我不是医生,我也懂得这个世上也有难治的顽疾。
假如,我不是医生,我会希望我在痛楚时遇到一个能对我感同身受的好医生。
然而,岁月流转,命运使然,我还是成为了一名我曾心怀崇拜也存有误解的临床医生。
如今,我在面对患者的时候,首先是职业使命告诉我,我们既成医患关系,便是同一战壕的战友,有着一道战胜此番疾苦的共同目标。倘若这位战友对我有所误解,我会想起,我自己在踏入从医之路前,又何尝不是如此呢?那么,我现在眼前的这位战友,就是曾经的自己啊,我只不过是成了曾经为自己诊病的医生,我何不对眼前的"自己"多一些温暖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