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程名称:呼吸机使用操作教学
课程形式:教学视频+PPT课件资料
适用人群:呼吸科/急危重症科
关键名词:峰压(PIP)、平台压(Pplat)、呼气末正压(PEEP)
相关指标:血气分析(上机病人密切监测)
体积大小:2.6G
存储方式:百度网盘
课程介绍:呼吸机的使用时机是学习呼吸机的第一步,面对呼吸衰竭病人,为了改善患者气体交换功能,维持有效肺泡通气量,减少呼吸做工,降低氧耗,改善肺顺应性,促进肺复张,到底是暂给予患者无创通气还是插管上机,而有创机械通气呼吸机模式(IMV、PC-SIMV、VC-SIMV)如何选择设定?因为面对肺大泡病人,需要注意通气压力,密切观察肺部体征,这都是需要全面评估的;而什么样的病人禁忌使用呼吸机呢,比如气胸和严重心功能不全患者,要谨慎使用呼吸机,注意正压通气模式对心衰患者循环及心功能的影响;患者最佳脱机时间如何确定?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从本课程和临床工作实践中细细揣摩。
重点学习笔记分享:呼吸机基本参数设置
1. 给氧浓度:可从 21%~100% 可调,一般不宜超过 60%。
2. 触发灵敏度:压力触发一般为 -0.5~-1.5 mmH2O;流速触发一般为 2~5L/min。
3. 潮气量:一般设定为 8~10 mL/kg,对于 ARDS、肺水肿、肺不张等肺顺应性差的患者可设定在 10~12 mL/kg,最大可用至 10-15/ml/kg。
4. 呼吸频率:接近生理呼吸频率,新生儿40~50次/分,婴儿30~40次/分,年长儿20~30次/分,成人16~20 次/分。
5. 最大流速:成人常用的流速一般为 40~60L/min。
6. 吸气 / 呼气时间比:一般 1:1.5~2,阻塞性通气障碍可调至 1:3 或更长的呼气时间,限制性通气障碍可调至 1:1。
7. 送气压:在使用压力支持通气模式时设定该参数,肺内轻度病变一般为 15~20 cmH2O;中度病变为 20~25 cmH2O;重度病变为 25~30 cmH2O。
百度云
隐藏可见
复制
无
复制
提取码如下: